港珠澳大桥预制桥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2016-11-08 by:CAE仿真在线 来源:互联网
-
工程概况
1.1 总体规模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 的巨大桥梁,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 “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总投资约729亿。 港珠澳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跨越伶仃洋、 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 连接澳门。整座大桥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建设,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大桥的设计使用寿 命为120年。

1.2 组成:包括三大部分
-
海中桥隧主体工程
-
香港口岸及珠海、澳门口岸
-
香港连接线、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

海中桥隧主体工程
东自粤港分界线,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总长约29.6km。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为隧道方案,约6.75km ,其余约22.9km段采用桥梁方案,东、西人工岛各长约625m。

浅水区非通航孔桥
标准联:6孔一联,主梁:单箱单室分幅组合梁, 全宽33.1m,梁高4.3m。整幅墩身,钢管复合桩基 础,承台和墩身预制安装,承台埋入海床。青州航道桥 “中国结”双塔空间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桥跨布置:110+126+458+126+110=930m
1.3 出现的问题
港珠澳大桥CB03标段预制墩台包括非通航 孔桥68个桥墩、通航孔桥4个桥墩,墩身采 用C50 混凝土。

31#桥墩2013年1月31日开始浇筑,2 月21日浇筑完成,历时22天。承台+2.5m 墩身与接高墩身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为7 天,墩帽与接高墩身混凝土浇筑时间间 隔为11天。
3月3日拆除墩帽外模时发现混凝土 表面有裂缝。3月4日对墩帽混凝土裂缝 进行观测。3月10日及3月18日对墩帽裂 缝进行复测。3月19日发现承台+2.5m墩 身与接高墩身施工缝上方存在裂缝。裂 缝观测情况见表。
观测日期 | 裂缝情况说明 | |||
2013.3.4 |
墩帽长面各发现2条裂缝,4条裂缝均位于桥墩轴线两侧约1.4m处,竖向开裂,较顺直,裂缝长度见图。裂缝在距离施工缝1-2m范围最宽,约0.2mm,向上、下延伸。墩帽北面长面内部在对应部位观测到裂缝,墩帽南面长面内部未发现裂缝。 |
|||
2013.3.10 |
1#、2#裂缝无变化;3#、4#裂缝向上延伸,3#裂缝长度由4.35m增加到4.78m,4#裂缝长度由4.75m增加到4.98m。 |
|||
2013.3.18 |
1#-4#裂缝均无变化。墩帽与墩身施工缝下方发现裂缝,裂缝较短,裂缝观测情况见图。 |
|||
2013.3.19 |
承台+2.5m墩身与接高墩身施工缝上方长面各发现2条裂缝,施工缝下方发现一条10cm长裂缝,北面长面2条裂缝距离桥墩轴线分别为0.7m、2m,南面长面2条裂缝距离桥墩轴线分别为1.9m、1.4m,竖向开裂较顺,裂缝长度见图。 |
2.混凝土早期开裂成因分析
由于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使用荷载并未作用,而施工荷载或自重通常可以通过 支撑结构来传递,因此早期裂缝并不是因荷载因素造成的。可以认为绝大多数的 “早期裂缝”是由于变形因素造成的,确切地说,本工程的裂缝是收缩作用的结果。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温度收缩和湿度收缩。温度收缩包括大体积混凝 土急剧温升后引起的温降收缩;与湿度相关的收缩包括混凝土因内外湿度条件变化 引起的各种收缩,如干缩、自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等。另外,温度作用与湿 度作用引起的收缩往往同时发生,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预制桥墩裂缝产生的原因,下面分别进行温度应力。
3.预制桥墩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3.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根据31#桥墩 的实际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水化热拆减系数取 0.79,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含量当量值为376kg。 混凝土强度进展函数系数a取0.4,系数b取0.95。 仿真分析模拟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 时间为30d。

3.2温度场仿真分析结果
墩身36h温度场如图所示,墩身内 部温度随时间发展变化如图所示。

3.3 应力场仿真分析结果
墩身360h P1主应力场如图所示,墩身最大P1 主应力随时间发展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墩身裂缝实际出现位置与仿真分析结果比较接近。
4.预制桥墩温度及应变的原位测试
4.1应变传感器的埋设
为了解墩身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应力的实际发 展变化规律,在墩身混凝土内埋设三层带有测温 功能的应变计,每层布置5个,应变计的立面和平 面布置示意图分别如图所示。

4.2温度测试结果
墩身内部混凝土实测温度曲线如图 所示,与前面仿真分析结果对比,混 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温峰出现时间及 温度发展变化规律与仿真分析基本一 致。

4.3应变测试结果
墩身内部混凝土应变典型测点应变值随时间发 展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对比前面应力仿真结果, 实测应变发展变化规律与墩身主应力仿真分析曲 线基本一致。
5.预制桥墩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
根据墩身内部混凝土温度实测结果,当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 间隔分别为7d时和11d时,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最大温差分别为 32.8℃和34.9℃。
-
根据墩身内部混凝土应变实测结果,当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 间隔分别为7d时和11d时,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最大收缩应变差分别 为232με和246με。
-
综合上述分析,预制桥墩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存在 时间间隔,造成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收缩的不同步,先浇筑的混凝土 限制了后浇筑混凝土的收缩,这里的不同步收缩主要包括温度收缩和 湿度收缩。随着龄期的增长,混凝土累积应变能超过某一极限时,将 会发生能量的释放,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6. 预制桥墩控裂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两类导致本工程预制桥墩开裂的原因,同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条件,防裂技术 措施主要从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湿度收缩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三方面着手。
6.1针对混凝土降温收缩的防裂技术措施
减小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可以通过降低混凝 土内部最高温度来实现,主要有以下措施:
⑴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⑵布置冷却水管 原设计图中,墩身并未布置冷却水管。但为 了达到防裂的目的,根据P1主应力分布特点,在 距施工缝2m范围内布置冷却水管,施工缝2m以上 部分仍保持和原设计一致,不布置冷却水管。墩 身冷却水管布置如图所示。

6.2针对混凝土湿度收缩的防裂技术措施
模板拆除后先铺设一层土工布,洒水充分润湿,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并在 混凝土内部降温速率超过2℃/d时围裹棉被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密封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 少于14天。
6.3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技术措施
改变以往的投料程序,采取将胶凝材料、砂拌和70%的冰水,充分搅拌后再投 放石子和剩余30%的冰水进行搅拌的新方法,这种搅拌工艺被为“裹砂法”。混凝 土浇筑后进行二次振捣。
7.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最终成功解决了预制桥墩裂缝问题,后续的预制桥墩 均未再出现裂缝。实践证明了控裂思路的正确性,为今后类似工程防裂提供了借鉴。
相关标签搜索:港珠澳大桥预制桥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Midas Civil分析 Midas Civil培训 Midas Civil培训课程 Midas Civil在线视频教程 Midas Civil技术学习教程 Midas Civil软件教程 Midas Civil资料下载 Midas Civil代做 Midas Civil基础知识 Fluent、CFX流体分析 HFSS电磁分析 Ansys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