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 civil“模型”中的常见问题(全)
2016-12-13 by:CAE仿真在线 来源:互联网
第四章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 3
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3
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3
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3
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4
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4
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5
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5
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6
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6
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7
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8
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8
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9
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
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
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11
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
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
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13
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13
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14
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16
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17
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18
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19
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20
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21
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21
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22
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24
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24
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25
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25
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6
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26
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27
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27
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28
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29
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29
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30
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30
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31
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31
第四章“模型”中的常见问题
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具体问题
MIDAS/Civi为三维空间分析程序,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类型...
问题解答
“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有多种结构类型可供选择(3-D、X-Z平面、Y-Z平面、X-Y平面、约束RZ)。建立模型时,直接在本对话框定义相应的平面结构类型(X-Z平面、Y-Z平面、X-Y平面)即可。
相关知识
三维空间模型的一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当结构类型定义为二维平面类型后,一个节点的自由度就变成3个。对于二维平面类型结构的节点定义边界条件时,只对相应的3个自由度定义约束即可。
相关问题
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具体问题
物理重力加速度为 ,工程重力加速度为 。在程序中如何查看并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类型...
问题解答
可以在“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查看重力加速度值。程序默认的重力加速度是物理重力加速度,如需要按工程重力加速度进行计算,可在本对话框直接修改重力加速度值即可。
相关知识
进行特征值分析时需要单元或节点的质量数据,单元的自重转化为质量时,程序将利用此重力加速度计算单元或节点的质量。
相关问题
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具体问题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中跨为奇数跨的悬索桥模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程序提示错误“遵守事项:中间距离数为偶数”。如何建立中跨为奇数跨的悬索桥模型?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悬索桥...
问题解答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功能只能建立偶数跨的模型。需要建立奇数跨度模型时,首先利用建模住手建立原奇数跨+1跨(偶数跨)的模型,然后删除中跨跨中的吊杆单元,再利用“悬索桥分析控制”功能重新更新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即可。
相关知识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建立的模型,往往与工程师预想的模型有些差异(例如主塔与加劲梁的连接处以及边界条件等),此时就要用户自己调整模型至预想模型。模型被修改后,原来的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不能满足新模型的平衡状态,必须对整体结构重新进行精密分析(悬索桥分析控制),求出新的节点坐标以及几何初始刚度。
相关问题
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具体问题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对桥墩只能输入一个高度,如何定义桥墩高度不一样的模型?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悬臂法(FCM)桥梁...
问题解答
首先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建立等高度桥墩模型,然后调整桥墩梁单元的长度即可。
相关知识
程序中的“建模助手”功能建立的模型,都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
相关问题
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具体问题
模型中主梁截面采用的是“PSC-单室、双室”标准截面,为什么执行“消隐”命令后,模型只显示为一条线,而没有显示实际截面形状?
相关命令
模型〉视图〉消隐
问题解答
执行“消隐”命令后,程序是按实际结构的同比例尺寸显示的。但此模型主梁总长度超过了10万米,其中最小梁单元的长度也接近500米,而梁截面高度只有2米,长细比过大,所以执行“消隐”命令后看似一条线。放大模型后,就能够显示和查看实际截面形状。
相关知识
程序中建立模型或导入CAD图来建模时,要确认程序中单位体系与数据的单位体系是否相同。
相关问题
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具体问题
在一根主梁上已经施加了荷载,复制该主梁生成第二根主梁时,如何也同时复制第一根梁上施加的荷载?
相关命令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问题解答
在“复制和移动”对话框中,勾选“复制单元属性”选项即可。
相关知识
在“复制和移动”对话框中,有“复制节点属性”和“复制单元属性”选项。当点击按钮后,将显示所有可复制的属性选项,根据用户的需要勾选选项即可。
相关问题
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具体问题
复制某结构组的单元,生成的新单元为什么不是该结构组?是不是还要重新定义?
相关命令
树型菜单〉组表单〉结构组
问题解答
复制单元时不能同时复制原结构组信息。选择复制生成的新单元,然后在树型菜单的“组”表单里选择原结构组名称,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再分配”即可。或者选择所有相应单元和节点,在树型菜单的“组”表单里选择原结构组名称鼠标拖放至模型窗也可。
相关知识
当需要定义多个结构组、边界组、荷载组时,可以利用输入后缀的方法。输入后缀时直接输入多个后缀,然后已空格或逗号隔开即可。还可以输入“to”以及“by”等英文字母来定义多个组。例如后缀输入“1 2, 5, 8 to 12 by 2”,将会生成结构组1、结构组2、结构组5、结构组8、结构组10、结构组12。
相关问题
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具体问题
建立板单元时,有两种类型的板单元(薄板与厚板),此两种类型的板单元有什么区别?对计算结果有什么影响?
相关命令
模型〉单元〉建立...(板单元)
问题解答
薄板不考虑法向剪切变形,厚板考虑剪切变形。
相关知识
板单元分为薄板DKT、DKQ(Discrete Kirchhoff Element)与厚板DKMT、DKMQ(Discrete Kirchhoff-Midlin Element)。DKT(三角形单元)和DKQ(四边形单元)是以薄板理论(Kirchhoff Plate Theory)为基础开发的;DKMT(三角形单元)和DKMQ(四边形单元)是以厚板理论(Mindlin-Reissner Plate Theory)为基础开发的。厚板单元因为考虑了适合的剪切应变场理论,所以从薄至厚的板都能计算出较准确度结果。
三角形板单元的面内刚度使用了LST(Linear Strain Triangle)理论,四边形板单元面内刚度使用了等参数单元(Isoparametric Plane Stress Formulation with Incompatible Modes)理论。
相关问题
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具体问题
建立悬索桥模型时,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几何刚度?
相关命令
模型〉单元〉建立...
荷载〉初始荷载〉大位移〉几何刚度初始荷载…
问题解答
在建立索单元时,直接输入索单元的无应力长度(Lu)、初拉力、水平力即可。或在“几何刚度初始荷载”对话框中输入也可。
相关知识
(1) 静力线性分析时,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不起作用。此时必须输入“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不然运行分析时程序会提示发生奇异;
(2) 静力非线性分析时,程序根据几何刚度初始荷载考虑结构的初始状态。且根据不同的荷载工况,结构的几何刚度会发生变化。另外,不同荷载工况作用效应的算术迭加不成立;
(3) 施工阶段非线性分析(独立模型,不考虑平衡单元节点内力)时,几何刚度根据不同施工阶段荷载的作用发生变化,且考虑索单元节点坐标变化引起的影响(索单元);
(4) 施工阶段非线性分析(独立模型,考虑平衡单元节点内力)时,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不起作用,此时发生作用的是“大位移〉平衡单元节点内力”发生作用;
(5) 施工阶段非线性分析(独立模型,考虑平衡单元节点内力,但未输入平衡单元节点内力,只输入了几何刚度初始荷载)时,几何刚度初始荷载不起作用,对施加的荷载工况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下一个阶段中也一样,但前一阶段的荷载和本阶段的荷载相当于一同作用并对之进行分析;
(6) 移动荷载分析时,程序会自动将索单元转换为等效桁架单元进行线性分析,其几何刚度将利用 “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来确定。
相关问题
4.10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具体问题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相关命令
模型〉单元〉建立...
问题解答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不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建立索单元时输入的初拉力是为了生成索单元的初始几何刚度而输入的。索单元进行非线性分析时,是以新生成的初始几何刚度为初始状态,随荷载的变化不停更新结构的几何刚度。最后根据最终的几何刚度以及索的自重重新计算出索单元两端i端和j端的切向拉力。
相关知识
初拉力荷载可分为体外力和体内力(“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体内力荷载分析是在索单元上作用等效于初拉力荷载的变形量,再与其它结构相连接后进行整体结构分析的过程。根据索单元两端结构的刚度,索单元两端节点会发生新的位移量,此位移量将决定索单元的内力。而且同时作用在索单元上的其它荷载,也会使索单元的内力发生变化。假如索单元两端是固定边界条件,则索单元将发生与初拉力相同大小的内力。
相关问题
4.11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具体问题
采用程序中的“组合截面(钢管形-砼)”建立的模型,如何考虑钢管内混凝土部分的收缩徐变特性?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时间依存性材料(徐变 / 收缩)
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
问题解答
程序中的“组合截面(钢管形-砼)”定义的截面是利用使用等效截面特性值来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如果需要考虑混凝土部分的收缩徐变特性,就需要模拟出钢管与混凝土分阶段施工的过程。可采用程序中的“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来模拟组合截面的分阶段施工过程,然后按通常的方法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即可。
相关知识
钢管混凝土截面的两种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是不同的,而且混凝土的膨胀的系数也比钢材大的多,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两种材料之间的互相作用是无法正确模拟的。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完全正确地模拟两种材料之间的互相作用的软件。本程序也是假定钢材和混凝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且没有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
相关问题
4.12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具体问题
定义收缩徐变对话框中有一个定义材龄的地方,定义施工阶段对话框中也有一个定义材龄的地方,两个材龄有什么区别?对哪些结果产生影响?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时间依存性材料(徐变 / 收缩)
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定义施工阶段…
问题解答
定义收缩徐变对话框中的材龄是混凝土开始收缩的材龄,是混凝土从浇注到开始发生收缩(即拆模)时的时间;定义施工阶段时,也需要输入被激活结构组的材龄,这个材龄是混凝土开始能够承受荷载的材龄,也是开始徐变的材龄。
相关知识
相关问题
4.13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具体问题
下图为中国某教授总结的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发展函数,在程序中如何定义?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
问题解答
目前中国规范中没有对混凝土是否考虑抗压(抗拉)强度的变化的说明。所以程序中抗压强度规范列表中找不到中国规范。此时,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方法,直接输入随时间变化的抗压(抗拉)强度值即可。
相关知识
在程序中定义“抗压强度时间依存特性”时,在此输入的弹性模量,只对施工阶段分析中起作用。在成桥阶段分析时,采用的弹性模量是定义材料时的弹性模量。
相关问题
4.14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具体问题
程序中的变截面与变截面组有什么区别?变截面组对话框中,截面形状变化多项式的含义?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变截面组...
问题解答
“变截面”只能定义一个单元的截面变化规律,“变截面组”能够定义一组单元(多个连续单元)的具有相同变化规律的变截面梁。“变截面组”对话框中的多项式,指该变截面组的截面变化曲线次数(如2次曲线变化,输入2即可),截面的各个部位均按此曲线次数变化。
相关知识
在实际工程中仔细观察一下FCM或FSM桥梁的变截面区断,截面的各个部位并不是都以相同的曲线次数来变化的,大部分是以不同的曲线次数来变化的。例如:上翼缘板为等厚度,下部翼缘板厚度以2次曲线变化,且腹板厚度是线性变化的情况。这种情况,仅仅使用“变截面组”的功能是不够的,还要用户手动进行细部尺寸数据修改才能接近于实际的模型。使用“PSC桥梁建模助手”就可以使截面的各个部位都以不同的次数来变化,能够建立出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模型。
相关问题
4.15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具体问题
使用“变截面组”功能建立的变截面梁,只能查看变截面组两端的截面特性值。如何查看变截面组内部各个单元的截面特性值?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变截面组...
问题解答
在“变截面组”对话框中选择已定义好的边界面组名称,然后点击按钮即可。程序将按变截面组的变化曲线规律,自动计算并生成每个单元的变截面尺寸数据及详细截面特性值。
相关知识
利用“边界面组“定义的变截面梁,运行结构分析后将生成“*.out”文件。在此文件中也可以查看变截面组每个单元的截面特性值。但在这里输出的截面特性值是换算截面特性值,已经考虑了普通钢筋以及预应力钢筋对截面特性的影响。
相关问题
4.16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具体问题
程序中提供的标准截面中没有鱼腹型截面,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问题解答
对于程序中没有提供的特殊形状的截面的定义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导入“*.sec”格式文件的方法。首先利用Auto CAD软件画出鱼腹型截面,把“*.dxf”文件导入到程序中的截面特性计算器(MIDAS/SPC)中,求出截面特性值以后导出“*.sec”格式文件,再导入到MIDAS/Civil里即可。第二种是直接利用程序中的“根据坐标定义”功能定义的方法。
相关知识
单元赋予截面后,程序在运行分析时仅采用该截面的截面特性值来计算。只要截面特性值输入正确,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直接输入截面特性的方法无法在模型窗口中消隐后显示实际形状。
相关问题
4.17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具体问题
定义截面时,“数据库/用户”表单里定义的矩形截面不能进行设计和验算。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问题解答
在“设计截面”表单里的截面类型中选择“中腹板”类型,然后在“室类型”选项中选择“无”即可。
相关知识
相关问题
4.18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具体问题
桥梁的跨中部分梁段和支点部分梁段的箍筋间距不同,MIDAS软件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钢筋...
问题解答
MIDAS/Civil程序在输入普通钢筋数据时,是针对截面名称输入的。即,一个截面名称所对应的所有单元钢筋数据都是相同的。如需要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对尺寸形状都相同的截面定义不同的名称后,分别输入不同的钢筋数据即可。
相关知识
利用PSC建模助手,用户不仅可以非常快捷地建立变截面梁,而且输入普通钢筋数据也是非常方便的,只需按各个梁段(坐标)输入不同的钢筋数据即可。而使用“截面钢筋”功能输入普通钢筋的数据(纵向、抗剪)时,特别是对变截面梁,需要每个截面名称一对一地输入钢筋数据。
相关问题
4.19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具体问题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问题解答
用于计算“联合截面”的抗扭惯性矩和横向抗弯惯性矩。首先根据输入的“梁数量”计算整体截面(多跟梁)的截面抗扭、抗弯惯性矩(Ixx、Izz),然后除以“梁数量”来计算单梁所分配的截面抗弯、抗扭惯性矩(Ixx、Izz)。
相关知识
“联合截面”中其它参数,“板宽度”影响截面惯性矩(Ixx、Izz)大小,“CTC(钢梁之间中心距)”只影响横向抗弯惯性矩大小(Izz)。
相关问题
4.20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具体问题
程序里的组合截面形式中没有找到哑铃形的钢管混凝土截面,遇到此类型的截面应如何定义?
相关命令
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联合截面…
问题解答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安装钢管,然后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各个阶段的截面特性是不一样。对于哑铃形钢管截面作为特殊截面处理,采用导入SPC截面(MIDAS/SPC)的方法即可;混凝土部分是圆形截面,程序中的标准截面类型中已提供。两个不同阶段的截面特性有了以后,利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在各个阶段激活相应的截面特性即可。
相关知识
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结构只需要做成桥分析(不做分阶段施工分析)时,可直接使用程序中提供的标准截面来定义:把哑铃型截面分为3个部分(2个钢管混凝土截面、1个缀板截面),分别定义各个部分的截面后,在相对位置上建立平行的3根梁单元。再把3根梁单元用“刚性连接”连接成整体即可。
相关问题
3.16如何定义鱼腹型截面?
4.21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具体问题
在“MCT命令窗口”中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相关命令
工具〉MCT命令窗口…
问题解答
在截面特性计算器(MIDAS/SPC)生成“*.mct”格式截面数据文件时,程序默认导出截面号为“1”,所以在 “MCT命令窗口”中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原来已定义好的1号截面将被覆盖。用户在导入 “*.mct”文件之前,打开该文件修改截面号即可,或把已定义好的截面号改成其它号也可。
相关知识
MIDAS/Civil程序内有多处可导入截面数据。分别如下: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对话框。在这里可以导入其它模型中的截面数据。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数值”表单下选择(或“设计截面”表单选择 )时,可导入“*.sec”格式的截面数据
工具〉MCT命令窗口…对话框。在这里可以导入“*.mct”格式的截面数据。
相关问题
4.22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具体问题
导入截面特性计算器生成的“*.sec”格式截面数据文件后,还需要输入“设计参数”(T1、T2、BT、HT),如何定义这些设计用各参数?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
问题解答
对于箱型截面T1、T2为上、下翼缘板厚度,BT为外腹板中心距离,HT为上、下翼缘的中心距离。程序在计算抗扭承载力时,为了计算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使用的参数。h = HT + (T1 + T2)/2,b = BT + 验算扭转用厚度。
当T2输入为0时,程序默认为是T型截面(开口截面)。此时,BT值不起作用,h = HT +T1 /2,b = 2×验算扭转用厚度。
相关知识
导入“截面特性计算器”生成的“*.sec”格式截面数据时,还需要定义剪切验算的位置,程序默认值为Z1、Z3=0,Z2=质心。Z1、Z3的位置将决定Qy(剪应力计算点以上截面的面积矩)与by(剪切验算用腹板厚度)的大小,所以用户必需要正确输入Z1、Z3的位置(Z1、Z3>0)。
(验算扭转用厚度怎么填写?---腹板厚度之和?)
相关问题
4.23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具体问题
对空间预应力箱梁,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的作用?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钢筋...
问题解答
MIDAS程序中的梁单元是符合平截面假定理论的,所以横断面的刚度非常大。对于梁单元考虑横、竖向预应力没有实际意义。虽然在“抗剪钢筋”表单的“腹板竖筋”选项里可以输入竖向预应力钢筋,但只提供抗剪承载能力,不会因为竖向预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
对于箱梁必须考虑横、竖向预应力时,可使用实体单元来建立模型,再用变通的方法定义各个方向的预应力钢筋。
相关知识
对实体单元、板单元输入预应力钢筋时,不能按照梁单元输入预应力钢筋的方法输入。目前只能变通地模拟预应力钢筋(如:桁架单元施加初拉力的方法)。
相关问题
4.24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具体问题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厚度…
问题解答
“面内厚度”是为了计算平面内的刚度(In-Plane Stiffness)而输入的厚度,“面外厚度”是为了计算平面外的刚度(Out-of- Plane Stiffness)而输入的厚度。一般对于实心板单元的面内、面外厚度取相同值,对于空心板单元就需要分别输入厚度。当程序计算板单元的自重时,采用的是面内厚度。如果用户只输入了面外厚度,程序取用该值。
例:空心板的面内面外厚度计算
面内厚度 :根据面积等效原理
面外厚度 :根据刚度等效原理
相关知识
MIDAS/Civil中的板单元的面外刚度可分为两种,既DKT、DKQ(Discrete Kirchhoff Element)和DKMT、DKMQ(Discrete Kirchhoff-Midlin Element)。DKT(三角形单元)和DKQ(四边形单元)是以薄板理论(Kirchhoff Plate Theory)为基础开发的;DKMT(三角形单元)和DKMQ(四边形单元)是以厚板理论(Mindlin-Reissner Plate Theory)为基础开发的。三角形板单元的面内刚度使用了LST(Linear Strain Triangle)理论,四边形板单元使用了等参数单元(Isoparametric Plane Stress Formulation with Incompatible Modes)理论。
相关问题
4.25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具体问题
请问设定塑性材料与设定非弹性铰有什么区别?
相关命令
文件〉材料与截面特性〉塑性材料
文件〉材料与截面特性〉非弹性铰特性值
模型〉边界条件〉一般连接特性值
问题解答
塑性材料用于静力材料非线性分析,是对材料本构特性的一个定义;非弹性铰则是用于执行动力材料非线性分析,是对边界条件的一个定义。
4.26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具体问题
在定义分配非弹性铰时,程序报错“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我定义的是钢筋混凝土柱的铰特性。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与截面特性〉材料
模型〉材料与截面特性〉截面
模型〉材料与截面特性〉定义非弹性铰特性值
问题解答
在定义非弹性铰时,所定义的铰的材料类型、构件截面必须统一。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铰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截面,钢结构的铰必须采用钢材和钢结构的截面。如果在定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铰时选择钢材的材料和截面,则程序会提出警告“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
相关知识
4.27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具体问题
在定义非弹性铰/铰特性值/屈服特性值时,按照例子中的做法进行了柱截面验算数据设计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特性设计,但是屈服特性值不能自动计算,为什么?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与截面特性〉定义非弹性铰特性值
问题解答
在非弹性铰定义中,截面必须是数据库/用户或者数值型截面,才可以设置非弹性铰特性值。但是要自动计算屈服特性,还要注意截面必须是数据库/用户中定义的部分截面才可以,数值型截面和部分数据库/用户中定义的截面不提供自动计算功能,需要手动计算强弱轴的屈服强度然后输入。
相关知识
对于截面类型中的非数据库/用户和数值型截面,是不可以设置非弹性铰特性值的。
4.28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具体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普通钢筋后计算铰的特性值时,计算结果P1〉P2。
相关命令
模型〉材料与截面特性〉定义非弹性铰特性值
问题解答
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所以导致P1〉P2。
相关知识
自动计算时程序会根据选择的材料、截面、构件自动计算非弹性铰的屈服特性,对钢筋混凝土截面,定义为最大弯曲应力达到了混凝土的开裂应力时为第一屈服点,混凝土的应力达到了极限强度或钢筋屈服时为第二屈服,此时如果配筋率不足,混凝土的开裂应力应力点(P1)就会大于钢筋屈服点(P2),表现为P1〉P2。
4.29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具体问题
做动力分析时,要考虑阻尼的影响,但是我发现程序有多处定义阻尼的地方,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是否有优先顺序的问题呢?
相关命令
模型〉反映谱分析数据
模型〉结构类型(T)…
模型〉结构类型(T)…
模型〉边界条件〉组阻尼
问题解答
在反应谱分析中有三处可以定义阻尼的地方,分别是:
a、设计反应谱定义:阻尼比体现在综合影响系数中,没有单独定义阻尼的地方,如下图;
b、反应谱函数定义:如下图;(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
c、反应谱荷载工况定义:可以通过选择“修改阻尼”选项来更新阻尼比,如下图;(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荷载工况)
d、时程分析时阻尼比在时程荷载工况中定义,如下图。(荷载—时程荷载工况-添加)
相关知识
以上关于反应谱分析的阻尼定义的三种方法在反应谱分析中的优先顺序为:c→b→a。在程序中有组阻尼比可以用来分组定义结构的阻尼比;边界条件的阻尼比也可以在非线性连接特性值中定义;无论是反应谱分析还是时程分析,当选阻尼计算方法为质量和刚度因子法或应变能因子法时,必须定义边界条件〉组阻尼。
郑经理:(07-05)
1、这是昨天在给合肥工大学生做技术支持时发现的问题,我用的版本是Civil720-070420reg版。
这次测试得到的结论与之前总结的阻尼定义方法的优先级别不同。
总的结论是:反应谱函数定义对话框中的阻尼b(阻尼定义方法a)对分析不起作用。
这就是常有人问到的问题:修改反应谱函数的阻尼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4.30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具体问题
用FSM建模助手建立弯箱梁桥模型后,生成的是单支座连续梁单元模型。如何定义弯桥的双支座?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节点局部坐标轴…
问题解答
在实际支座位置处建立节点,利用“弹性连接(刚性)”将新建立的节点与主梁上的相应节点连接后,定义新建立节点的局部坐标轴(与主梁单元坐标轴相同)和“一般支承”边界条件即可。
相关知识
需要同时建立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时,支座可使用“弹性连接(一般类型)”来模拟。对于弯桥建立支座时,支座的约束方向也需要与主梁轴方向相同。所以在建立“弹性连接”时,也要输入相应的Beta角调整自由度方向。最后输入每个方向的刚度即可。
相关问题
4.31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具体问题
用只受压弹簧模拟结构与土接触部分,当节点数量非常多时,需要很多工作量。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面弹性支承…
问题解答
使用“面弹性支承”功能即可。“面弹性支承”对话框中,有两种面弹性支承供选择(节点弹性支承、弹性连接)。当选择了弹性连接时,就可定义多种构件类型(杆系、平面、实体)的只受压/拉弹性连接。
相关知识
相关问题
3.32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4.32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具体问题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
问题解答
使用“弹性连接(只受压)”来模拟即可。在一定的荷载条件下,部分结构变形脱离满堂支架时,脱离部分的支架就不起作用,只有还未脱离的部分提供反力。
相关知识
定义只受压/拉边界条件时,程序将自动进行非线性分析。所以与其它非线性分析一样,不支持荷载组合(线性算术叠加)结果。如果要查看多个荷载同时作用下的结果,可把多个荷载定义为一个荷载工况后运行分析。对于施工阶段分析,可查看“合计”工况的分析结果即可。
相关问题
3.40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4.33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具体问题
用板单元建立箱梁箱体,实体单元建立横隔梁。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相关命令
问题解答
板实体单元和板单元公用节点或刚性连接即可。不同类型单元的节点自由度数量不同,所以连接之前还要利用边界条件来统一自由度数量。不然在运行分析时,结构会发生奇异。
相关知识
梁单元与板单元或实体单元连接时,建议梁单元的节点与板单元或实体单元的梁单元厚度范围内的所有节点都进行刚性连接。
相关问题
4.34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问题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节点弹性支承…
问题解答
对桩基础各节点定义“面弹性支承”的方法来模拟。“面弹性支承”对话框中,有两种面弹性支承供选择(节点弹性支承、弹性连接)。当选择了节点弹性支承时,就可定义多种构件类型的地基弹性模量(基床系数)。因为桩基础周边都是土,宽度输入截面周长即可。
相关知识
“面弹性支承”对话框中,当选择了节点弹性支承时,需要定义三个方向(Kx、Ky、Kz)的地基弹性模量,此三个方向与该节点的局部坐标轴方向一致。如果没有定义节点局部坐标轴,程序默认为与整体坐标轴方向一致。
相关问题
3.31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4.35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具体问题
采用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桥面板之间纵向湿接缝?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释放梁端部约束…
问题解答
使用“释放梁端部约束”功能在虚拟横梁之间设置铰接即可。即,将两根纵梁间的虚拟横梁在湿接缝处分割为两个单元,然后定义其中一个单元的湿接缝处节点为铰接即可。
相关知识
使用“释放梁端部约束”功能时,不能同时对两个单元的共用节点定义为铰接,只需定义其中一个单元的共用节点处定义为交接即可。不然共用节点可以绕y轴和z轴自由旋转,结构将发生奇异。
相关问题
4.36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具体问题
只建立上部结构,使用“一般支承”边界条件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正常。为什么对同一模型建立下部模型,使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后,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
问题解答
利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是通过输入各个方向的刚度值来代替约束条件。如需要约束某个方向的自由度,可输入较大的刚度值,释放某个方向的自由度,输入刚度为0即可。本模型中发现刚度值输入有误,除了一个桥墩上的支座的竖向支座刚度较大外,其它所有支座(弹性连接)的竖向刚度均为0。
相关知识
程序中的“弹性连接”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单元,所以“弹性连接”单元也有单元坐标轴的。输入“弹性连接”刚度时,要注意查看“弹性连接”单元的坐标轴方向。
相关问题
4.37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具体问题
桁架与梁单元组合建立上、下两层钢桥模型。为什么上、下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相关命令 ——
问题解答
桁架单元是属于“单向受拉/压的三维线性单元”,它只能传递轴向的拉力和压力。根据本模型的结构来看,两层桥面之间的桁架单元不能够约束上层桥面的自由度,故运行分析会产生奇异。建议把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改为梁单元。
相关知识
桁架单元没有弯曲刚度,在其连接点上也不存在旋转自由度。当只有桁架单元连接时,应注意不要形成不稳定结构,应该形成空间稳定结构(三角形等)。
相关问题
4.38“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具体问题
在边界条件菜单中有“设定梁端部刚域”和“刚域效果”两个选项,两者有什么区别?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设定梁端部刚域…
模型〉边界条件〉刚域效果…
问题解答
“设定梁端部刚域”适用于所有相交单元的刚域,需要用户对梁单元端部节点输入相应的刚域长度。“刚域效果”能够自动识别和考虑梁柱相交点的刚域效果,程序默认平行于整体坐标系Z轴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柱构件,整体坐标系X-Y平面内的梁单元将被视为梁构件。
相关知识 使用“刚域效果”注意事项:
(7) 轴向刚度和抗扭刚度按L(节点间长度)计算,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使用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计算。
(8) 分布荷载计算:刚域长度区段内的分布荷载换算成节点剪力,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区段内分布荷载转换为剪力荷载和弯矩荷载。
(9) 计算自重长度:柱构件按节点两点间距离计算自重,梁构件按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计算自重。
(10) 构件内力的输出位置: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区段四等分位置。
(11) 当梁柱连接点同时定义“刚域效果”和“释放两端部约束”时,不考虑该点的“刚域效果”。
使用“设定梁端部刚域”注意事项:
(1) 选择“整体坐标系”时,计算单元刚度、分布荷载、自重使用的长度为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而且内力输出位置是以两端节点四等分输出。
(2) 选择“单元坐标系”时,计算单元刚度、内力输出位置使用的长度为考虑刚域后的长度(L1=L-Zf(Ri+Rj)),但计算分布荷载、自重使用的是两节点间长度。
相关问题
3.39“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4.39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具体问题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设定梁端部刚域…
问题解答
定义截面时的“梁截面偏心”是“设定梁端部刚域”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利用“设定两端部刚域”的方法也可以定义梁截面任意偏心的情况。对同一根单元同时定义“设定梁端部刚域”和“梁截面偏心”时,优先考虑“设定梁端部刚域”,“梁截面偏心”不起作用。
相关知识
模型中同时定义有“刚域效果”、“设定梁端部刚域”、“梁截面偏心”时,优先考虑的顺序为“设定梁端部刚域”、“梁截面偏心”、“刚域效果”。
相关问题
4.40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具体问题
使用只受压弹性连接来模拟支座,施加移动荷载后运行分析,为什么信息窗口提示“单元只受拉/只受压弹性连接单元不能做非线性分析,于移动荷载分析中”?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
问题解答
“只受拉/只受压弹性连接”属于非线性连接单元,模型中使用这些单元后运行分析时,程序将自动进行非线性分析,且非线性分析对荷载的效应是不能线性累加的。但移动荷载分析是通过影响线来加载的,需要对移动荷载的效应线性累加。所以“只受拉/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相关知识
如果使用“一般弹性连接”模拟支座进行移动荷载分析后,只要“弹性连接”没有产生负反力,则与使用“只受拉/只受压弹性连接”的分析结果是相同的。如果出现了负反力,可利用程序中的“移动荷载追踪器”追踪产生负反力的布载位置,并将其转化为静力荷载文件(*.mct)导入至模型中,再将支座改为“只受拉/只受压弹性连接”,重新运行分析即可。
相关问题
4.41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具体问题
模型中使用了“刚性连接”的同时做施工阶段分析时,为什么信息窗口提示“在施工阶段不能删除具有连接节点的刚性连接”?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刚性连接…
问题解答
MIDAS/Civil程序中的“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是无法钝化的。程序认为“刚性连接”从激活之日起就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在定义施工阶段时,钝化“刚性连接”程序将提示错误,且不能正常运行分析。此时,使用“弹性连接(刚性)”来代替“刚性连接”即可。
相关知识
相关问题
4.42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具体问题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程序是否已经自动考虑?
相关命令
模型〉边界条件〉有效宽度系数…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PSC桥梁〉有效宽度…
问题解答
程序中没有对箱梁自动考虑有效宽度,需要用户定义后才能考虑。第一种方法是用户自己手算每个梁单元的Iy系数(考虑有效宽度后的抗弯惯性矩与未考虑有效宽度的抗弯惯性矩之比)、z_top系数、z_bot系数(中性轴修整系数)后,直接输入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利用“PSC桥梁建模助手”自动计算有效宽度系数的方法(MIDAS/Civil V 2006版本新增功能)。
相关知识
利用“PSC桥梁建模助手”自动计算箱梁有效宽度时,首先要定义“跨度信息”。计算有效宽度时,支点区段和跨中区段计算方法不同。(JTG D62-2004 第4.2.3条)
相关问题
4.43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具体问题
不转化结构自重的质量时,仅考虑节点质量和荷载转化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报错;但如果选择转化结构自重则可以正常计算,是不是不转换结构自重的质量就不能进行特征值分析?
相关命令
模型〉结构类型(T)…〉将结构自重转化为质量
模型〉结构类型(T)…
模型〉结构类型(T)…
问题解答
在仅考虑节点质量和荷载转化质量时,可能会使得计算所没有程序必需的足够的质量数据,导致无法照常进行特征值分析。
相关知识
必须保证分析所用模型各节点有足够的质量数据,在MIDAS中有三种定义结构质量的方法:
结构自身质量——在模型〉结构类型里定义;
用荷载模拟的附属结构质量——在质量〉荷载转化为质量中定义;
额外质量数据——在质量〉节点质量中定义。
程序进行计算时采用上述三种质量累加构成的结构质量矩阵。
4.44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具体问题
打开模型,信息窗口提示“单元 4298 & 195 位置相同”,如何删除这些重复单元?
相关命令
模型〉检查结构数据〉检查并删除重复输入的单元
问题解答
使用程序中的“检查并删除重复输入的单元”功能即可。
相关知识
使用Aotu CAD软件画图时,是允许重复画线的,所以使用Aotu CAD软件建立模型导入到MIDAS软件时,经常会出现单元被重复的情况。必须使用上述功能删除多于单元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相关问题
相关标签搜索:Midas civil“模型”中的常见问题(全) Midas Civil分析 Midas Civil培训 Midas Civil培训课程 Midas Civil在线视频教程 Midas Civil技术学习教程 Midas Civil软件教程 Midas Civil资料下载 Midas Civil代做 Midas Civil基础知识 Fluent、CFX流体分析 HFSS电磁分析 Ansys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