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微波滤波器(3)-薄膜体声波滤波器
2016-10-31 by:CAE仿真在线 来源:互联网
薄膜体声波滤波器 (FBAR Filter)和 SAW 同样利用了压电效应,其在器件的压电层中,实现了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使电信号转化为声波的形式在压电层中传导并形成驻波,当声波的频率和外加电压的频率相同(声波半波长为压电层厚度奇数倍)时即可产生谐振。由于压电薄膜的厚度通常远远小于单位时间内声波的传输的距离,FBAR 的谐振点通常在 GHz 频段,最高可达 20GHz,可以很好的满足 RF 通讯系统的需求。而 FBAR最大优势在于有高度的集成潜力,基本与传统的 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集成)技术兼容。另外,由于在谐振点的阻抗很高,FBAR 在谐振点能获得较好的品质因数。FBAR 损耗低、温度系数小、工作耐压高,是未来通讯系统的发展趋势。其唯一不足之处在于 MEMS 工艺本身还不够成熟,工艺制造的成本较高。
为了获得无杂波反射干扰的器件,FBAR 工作区域必须有理想的三明治结构,即电极——压电层——电极。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进行实现:空气结构和布拉格反射层结构。以这两种原理为基础,当下主流衍生出的体声波谐振器结构主要有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和固态装配型谐振器(Solid Mounted Resonator,SMR)两种,前者使用空气作为下边界,后者使用布拉格反射层作为下边界。而 FBAR 按照工艺条件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体硅刻蚀技术为基础的背面刻蚀型 FBAR 和以表面硅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空腔型 FBAR 两种。
FBAR 与晶体谐振器的工作原理相一致,虽然体积大小不同,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电极——压电膜层——电极构成的三明治结构。FBAR 压电层典型厚度一般在微米量级甚至更低。当在 FBAR 的上下电极接通正弦交流电时,由于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电层发生机械形变,激励出相应频率的体声波在压电膜层,即电极的上下表面内纵向来回传输。若该体声波频率与交流电频率相同,就会叠加形成谐振。理想情况下,FBAR谐振器的谐振波长为压电膜层厚度一半的奇数倍,即d= λ/2 =v/2*f,通常FBAR 利用的是波长恰好等于压电层厚度一半的一次谐波。
图3 FBAR的工作原理与BVD模型等效电路
理想情况下 FBAR 器件只有压电层结构,无电极干扰,而在实际制备中,我们需要使用金属电极,支撑层实现 FBAR 的结构和电学性能。我们对压电层理想状态,依次增加上下电极,支撑层结构后的 FBAR 分别进行了仿真,对比其变化。
以单个的 FBAR 谐振器为基础,将其连接或耦合,就能构成滤波器。常见的滤波器结构有 4 种,其中梯型(ladder)和网型(lattice)滤波器是将 FBAR 谐振器看做简单的谐振单元,分别通过级联和桥接的方式构成;而层叠型(StackedCrystal Filter)和耦合型(Coupled Resonator Filter)则利用了 FBAR 特有的声学耦合特点,将两个压电震荡堆直接或间隔一定的声学介质层后层叠而成。
图5 FBAR滤波器类型
在设计中,通常在整体调整串并联谐振器面积比基础上再逐一调整各个谐振器面积对滤波器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仿真得出的滤波器参数为带宽 1.48GHz~1.53GHz,相对带宽 0.13%,带内插损小于 1dB,带外抑制小-57dB,达到主流滤波器,如 GPS滤波器的基本要求
图6 七阶滤波器
参考文献:李彦睿,《薄膜体声波滤波器的研究和设计》,2011.
相关标签搜索:射频微波滤波器(3)-薄膜体声波滤波器 HFSS电磁分析培训 HFSS培训课程 HFSS技术教程 HFSS无线电仿真 HFSS电磁场仿真 HFSS学习 HFSS视频教程 天线基础知识 HFSS代做 天线代做 Fluent、CFX流体分析 HFSS电磁分析